
西工大宁波院诚邀海外英才申报优青(海外)
一、申请条件
1.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,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,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;
2. 年龄不超过40周岁,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(含)以后;
3. 具有博士学位;
4.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等;
5.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,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,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;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,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(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)。
6. 在海外工作期间,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,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。
7.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,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;
8.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(来华)工作,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(来华)工作,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(来华)工作不少于3年。
申报要求具体以2025年发布的优青(海外)项目指南为准。
二、人才待遇-全方位支持叠加
1.职业发展双通道
入选后,可认定宁波市领军人才,事业编制;如符合条件,可叠加西北工业大学的待遇:事业编制,聘为教授、博导,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;保证一定的研究生指标。
2.具有竞争力的薪酬
研究院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年薪+安家费及货币化补贴+奖励绩效+突出贡献奖励等其他收入,上不封顶。
3.良好的科研条件
Ø 科研启动经费支持;获批国家科技部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另给予1:1配套;
Ø 科研平台和实验场地:研究院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、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,每个技术中心均有省级以上平台支撑;
Ø 招收的博士后,薪酬由研究院全额承担。
4.高品质生活保障
Ø 优质的安居保障(购房补贴+安家补贴)
Ø 精装周转人才公寓(三室一厅,拎包入住)
Ø 子女教育:博士及以上人才或高管可享受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区内优先统筹(幼儿段+义务段)
Ø 医疗保障:可享受宁波市高层次人才就医服务(联络员机制+VIP 机制)
三、报名咨询
有意向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,发送至邮箱nyy-rlb@nwpu.edu.cn,主题注明“姓名-研究方向-海外优青”。
四、单位介绍
西北工业大学(简称西工大)是一所以发展航空、航天、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。学校是“卓越大学联盟”成员高校,“一带一路”航天创新联盟发起高校,是连续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、中央军委联合授予“重大贡献奖”的唯一高校。

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9月,坐落于宁波市高新区,占地41亩,建筑面积4.5万平方米,设立柔性电子、智能芯片、无人航行、民用航天、卫星大数据、工业设计等6个技术中心,是浙江省首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,入选2022“科创中国”融通创新组织榜单。

研究院聚集科研人员400余名,国家级人才24名(自主培养7名)、省级人才31名,已获批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、浙江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、全省自主水下仿生机器人重点实验室、全省高性能MEMS芯片规模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、OLED关键材料与器件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、卫星与大数据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省部级平台,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(入站48人、出站9人),2024年度竞争性科研经费到款2.5亿元,孵化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家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,2024年度园区企业产值6亿元。
1.高能级平台
ü 全省高性能MEMS芯片规模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
ü 全省自主水下仿生机器人重点实验室
ü 浙江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
ü 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(首批)
ü OLED关键材料与器件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
ü 卫星与大数据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
ü 浙江省MEMS传感芯片定制加工服务型示范平台
ü 浙江省柔性电子未来产业先导区(首批)
ü 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
ü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
ü 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
2.六大前沿技术中心
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(院士领衔)
由中国科学院黄维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,聚集了全球顶级的柔性电子技术科研团队,依托浙江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、OLED关键材料与器件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,以柔性电子发光材料与器件开发、印刷电子浆料及微纳器件、柔性储能材料与器件为主要研究方向,聚焦高性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、柔性器件加工工艺技术、器件性能稳定性问题以及柔性多功能器件集成化的应用基础研究,解决柔性电子器件高效、稳定、低成本和大面积应用等核心问题,助推我国柔性电子产业快速发展。

智能传感芯片技术研究中心
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苑伟政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,依托全省高性能MEMS芯片规模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、浙江省MEMS传感芯片定制加工服务型示范平台,开展光学、生物、惯性、流体、能源等MEMS传感器及微系统应用研究。面向滤波芯片、微镜芯片、光纤传感微系统、硅微集成制造等方向,并重点就光功能滤波芯片设计制造及成像应用、空间光调制器芯片设计制造及成像应用等方面开展前沿探索研究、关键技术突破、产业应用拓展。面向智慧城市、智能制造、物联网、疾病诊断、医药化工等未来的战略性新兴领域进行产业化发展,建有“世界先进、国内一流”的硅基MEMS芯片加工线,配置了蒸镀、深硅刻蚀、光刻、键合、激光隐切等核心工艺设备。

无人航行技术研究中心
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潘光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,依托全省自主水下仿生机器人重点实验室、“翱翔”国家重点实验室、“无人水下运载技术”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优势平台,聚焦自主水下航行器、水下滑翔机、仿蝠鲼柔体潜水器等新型水下装备研发,面向海洋工程与装备、智慧海洋建设、海洋环境保护、新型水下特种装备和水下无人系统等领域的技术与产业需求,打造海洋技术装备研发基地,培养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行业领军人才,带动无人水下航行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。针对机械、交通、电子、建筑、医疗和化工等行业需求,开展静音技术开发、结构声学设计、声振环境预示、机器听觉、机器视觉、故障检测与识别、定制化声学软件设计、声学材料性能测试、产品声学性能质量检测、声治理等全方位前沿领域研究及技术转化服务。

民用航天技术研究中心
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刘佩进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,依托固体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、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和航天动力技术协同创新中心,开展新型能量可控释放型固体燃料、姿轨控发动机、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、超高温复合材料一体化成型与3D打印、透波/吸波陶瓷基复合材料、高温高动态传感器、先进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、关键技术研究、应用研究和产业化。此外,致力于航空航天用陶瓷基复合材料、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(3D打印、4D打印)、陶瓷/陶瓷基复合材料激光加工技术等的开发。
卫星与大数据技术中心
由国家级人才周军教授、张艳宁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,依托卫星与大数据应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、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、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优势平台,以通信大数据、海洋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和数据服务为抓手,开展空天地海一体化数据感知、存储、管理、分析和应用服务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,深化基于卫星互联网的船舶、车辆等通信大数据增值服务和面向物流、渔业等海洋大数据服务。
工业设计与人机工效技术中心
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余隋怀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,致力于产品创新设计、设计产业政策研究、数字化工业设计方法、人机工效技术与新产品研发等领域的研究。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、国家载人航天、航空、载人深潜工程和国防基础研究等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,企业设计服务项目30余项,科研和设计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神舟飞船、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、空间站、多型号军机与支线客机、全系列载人深潜器、地面装甲车辆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高科技领域,形成“上天入海”特色工业设计模式。

3.宁波区位优势
宁波,副省级城市,地处长三角南翼、东海之滨,是浙江省的经济重镇。作为港口城市,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。同时,宁波民营经济发达、院士之乡,制造业发达,尽显人文与经济的双重魅力。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有天一阁等文化瑰宝。
五、联系我们
申请邮箱:nyy-rlb@nwpu.edu.cn 办公电话:0574-27960102
网址:ningbo.nwpu.edu.cn
联系人:宫老师 13604115344;周老师 17824222110
地址:宁波市高新区清逸路218弄智造港A区